金庸武俠世界

2011040522:19

 

金庸小說中俠義英雄的民族大義

是秉承自漢魏以來的捐軀赴國難

視死如歸的精神的一部中國歷史

其實就是漢民族和邊民族

互相爭鬥與交融的歷史

從古至今 民族間的矛盾與衝突

多源自於國家利益的追求

與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

而在中國的傳統倫理中

民族氣節從來都是放在首位的

在國家或民族的敵對中

政府的軟弱格外刺激民間的信心

而作為民間力量的精英-

便理所當然地承擔了

民眾和仁人志士的理想

俠的民族大義表現在為國禦敵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對一個身為布衣之俠而言

這更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民族大義的本質是一種忠誠

是對歷史和社會的忠誠

更是對家人與朋友的忠誠

一個俠士若不具備這份起碼的忠誠

就喪失了自己所賴以寄身的基礎

但這也不是俠的最高的境界

因此在金庸筆下

逞勇鬥狠者充其量只能算個莽士

而慷慨任事 忠憫待人 義薄雲天

也只能算個一般俠士

楊過以一人一雕往來各地

問盡天下不平事 排紛解難

而被人們尊稱為神雕大俠

楊過卻拒絕接受那個

因為郭靖楊過在襄陽聯床夜話時

郭靖曾說 我輩練功學武 所為何事

行俠仗義 濟人困厄固然是本份

為國為民 才是俠之大者

這才是俠的最高境界

以天下蒼生為懷 豪氣干雲

才是俠的最高理想

這也是金庸的俠意識 更是金庸

對中國傳統俠意識的突破與貢獻

 

舉例來說 射雕英雄傳的結尾

成吉思汗郭靖有一段對話

成吉思汗

我所建之大國 歷代莫可與比

你說古今英雄 有誰及得上我

郭靖答道

大汗武功之盛 古來無人能及

只是大汗一人威風赫赫

天下卻不知積了多少白骨

流了多少孤兒寡婦淚

郭靖又道 自古為當世景仰

且又為後人們所追慕之英雄

必是為民造福 愛護百姓之人

而在天龍八部的結尾 段譽

虛竹擒到遼(契丹)耶律洪基

蕭峰要求遼帝承諾 終生不主動侵宋

但就在得到遼帝的允諾後

蕭峰卻隨即折箭自殺以謝罪

蕭峰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要知道 蕭峰是大遼的南院大王

又是遼帝的結義兄弟

然而宋遼開戰 蕭峰所不安的

卻是蒼生百姓的安危幸福

宅心仁厚的蕭峰在別無他法下

只能選擇以一己之死來換取宋遼

兩國百姓的平安合睦與安居樂業

蕭峰是為天下蒼生的安然而犧牲

雖然蕭峰的結局令多數金庸迷

感到極為難過不捨且無法接受

但這正體現一個大俠的最高境界

 

由此可知金庸筆下的俠義英雄

從尋常的江湖豪客到

行俠仗義 濟人困厄的一般俠士

到為國為民 天下為懷的大俠

層次是何等的分明